碳纳米管基本上分为两类:单壁碳纳米管(SWCNTs)和多壁碳纳米管(MWCNTs)。尽管有明显的共性,但由于结构上的差异,单壁碳纳米管和多壁碳纳米管的物理性质存在显著差异。
单壁碳纳米管与多壁碳纳米管的物理参数
参数 |
单壁碳纳米管 |
多壁碳纳米管 |
核心参数 |
||
典型管径值 |
1–2 nm* |
7–100 nm |
典型长度值 |
可达 1 mm** |
可达 1 mm |
长径比 |
高达 10 000 |
50–4000 |
机械性能 |
||
弹性模量 |
1000–3000 GPa |
300–1000 GPa |
抗拉强度 |
50–100 GPa |
10–50 GPa |
电子结构性能 |
||
300K时的导热系数 |
3000–6000 W/(m·K) |
2000–3000 W/(m·K) |
作为防静电添加剂的最低添加量 |
0.01% |
0.5% |
真正的纳米级管径
单壁碳纳米管的管径小于2 nm,而多壁碳纳米管的直径大于10 nm,可达数百纳米。
长且几乎无缺陷的结构
这两种类型的碳纳米管都可以生长到几百纳米甚至几毫米的长度,但通常都在1- 30微米的范围内。
高长径比(长度-直径比)
由于其直径较小,长度长,单壁碳纳米管通常具有较高的长度-直径比,从而具有前所未有的柔韧性。事实上,单壁碳纳米管给材料所带来的许多机械性能改进,都可以归因于高长径比。在极低的添加量下可以形成三维导电网络,起始添加量仅为总重量的0.01%。如此低的添加对颜色影响较小。
多壁碳纳米管的典型纵横比较低,因此电导率的渗透阈值较高。由于其更大的直径,多壁碳纳米管非常硬,其类似石棉的特性也会造成健康风险。
弹性
由于其较高的刚性,在不损坏结构的前提下,多壁碳纳米管不容易弯曲、扭曲、扭结或屈曲,而单壁碳纳米管具有柔韧性,可以更容易地恢复其原始结构。
优良的机械性能
单壁碳纳米管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是材料中最高的之一(分别为~50 GPa和~ 1000 GPa),这一特性适用于强化各种材料,包括聚合物复合材料。
理论上,在聚合物复合材料中,达到各向同性分布的单壁碳纳米管的理想分散,每添加1 %(质量比)的单壁碳纳米管,可使抗拉强度提高100 MPa。在实践中,达到要求的机械性能提升所需的单壁碳纳米管的剂量,可以低至0.2%(质量比)。
对于多壁碳纳米管,通常需要3- 5%的添加量来改善机械性能。高添加量会影响其他重要特性,如最终产品的表面质量和颜色。
导热性
在单位质量导热系数方面,单壁碳纳米管超过了多壁碳纳米管,可以作为提高导热系数的添加剂。这两种材料都能承受高温(在正常条件下高达750°C)。
导电性
单壁碳纳米管有一层碳原子,并根据空间的螺旋特性(手征)可表现出金属或半导体性能。这两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优点,分离后可用于纳米电子学。即使没有分离,原始单壁碳纳米管的高导电性(可以通过添加进一步提高),可以添加极低量的添加剂来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电性。
单壁碳纳米管不仅具有优异的导电性,而且由于其强大的碳-碳共轭键,金属特性的单壁碳纳米管的电流密度,比铜等金属的电流密度大1000倍以上,而铜等金属的电流密度受到电迁移的限制。换句话说,单壁碳纳米管具有较高的载流量。
碳纳米管作为一种抗静电添加剂在各种材料中有着广泛的应用。当导电添加剂的添加量高于所谓的“渗透阈值”时,这些改进材料的电导率就会出现。渗透阈值与填料的长径比成反比,单壁碳纳米管及其管束的长径比最高。这就是为什么理想分散和分布的单壁碳纳米管,能够在添加量低至0.01%时即能消散材料中的静电。而多壁碳纳米管需要更高的添加量,超过0.5%,才能达到相近的效果。